丽江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丽江看房网 > 丽江热点资讯 > 丽江民生资讯 >  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-德国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

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-德国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

发表时间:2024-12-10 21:08:30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文章更新时间:2024-12-10,百科知识:#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-德国巴洛克时期著名作曲家# 文章来源:网络收集, 内容简述: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百科,此词条收录于,仅供参考。

《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》,此词条收录于12/10,仅供参考


   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,1685年3月21日—1750年7月28日),出生于德国中部偏北图林根州埃森纳赫,巴洛克时期作曲家,管风琴、大键琴、小提琴演奏家,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,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,并作为《勃兰登堡协奏曲》《B小调弥撒曲》以及其他众多教堂和器乐杰作的创造者而受到赞誉。
   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的家族几代都是职业乐师,自幼接受音乐教育,8岁时进入埃森纳赫拉丁学校就读,10岁左右父母双亡,巴赫跟随大哥约翰·克利斯多夫(Johann Christoph)一起在奥尔德鲁夫生活,除了学习拉丁文,继续接受音乐教育之外,他还学习正统的路德教派教义。15岁时前往吕内堡的圣米歇尔学校继续学业,自力更生,还结识了圣约翰教堂的管风琴手伯姆(Bohm),这对他的音乐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。1703年从圣马可学校毕业后,巴赫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担任管风琴师。1707年与第一任妻子玛丽亚·芭芭拉·巴赫结婚,次年便前往魏玛担任宫廷乐师与管风琴师,研究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。1717年后受聘于科滕,在利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。在此期间,巴赫创作了大量世俗器乐作品,如《勃兰登堡协奏曲》与《平均律钢琴曲集》。1720年,芭芭拉离世,次年巴赫与安娜·玛格达莱娜·巴赫再婚。1722年,巴赫前往莱比锡任圣托马斯教堂的音乐总监,直至离世。《马太受难曲》《约翰受难曲》等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就是巴赫晚年所作。
   巴赫一生产出颇丰,在有记录的一千多部作品中涵盖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,他将前几代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、形式和民族传统汇集起来,通过他的综合,创作了受难曲、弥撒曲、圣诞节与复活节清唱剧、康塔塔(意大利文Cantata,指歌唱)、众赞歌前奏曲等宗教音乐,还以卓越的艺术手法创作了键盘独奏曲、协奏曲、管弦乐和室内乐等世俗音乐,代表作有《平均律钢琴曲集》《哥德堡变奏曲》《赋格的艺术》《b小调弥撒曲》等。巴赫不仅集过去音乐成就之大成,又进一步探索与深化,其音乐主题清晰,结构与旋律精致复杂,频繁使用对位法以探索乐句在复调上的可能性。巴赫的作曲技法的精妙之处在于能够将有限的主题经过模仿、变化、堆叠,形成复杂而纯粹的作品,极大挖掘了音乐的潜能。巴赫的音乐在死后一直未得到应有评价,直到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改编并演奏了巴赫的《马太受难曲》,以及此后的数代音乐家对其作品的发掘,巴赫才逐渐恢复乐坛的崇高地位。巴赫与贝多芬、勃拉姆斯被认为是德国音乐史上三大时期的代表作曲家。
   约翰·塞巴斯蒂安·巴赫出生于一个著名的音乐世家,自16世纪下半叶由法伊特·巴赫(Veit Bach)建立。之后的260多年中,经历了7代人,其中,成为音乐家的有78人。
   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